2011-8-6 14:37
婉╳婉
六歲女患日腦災 三年來首宗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本港三年來爆發首宗日本腦炎個案。一名居於元朗朗屏邨的六歲女童上月底因發燒、神志不清入院,經測試後證實感染日本腦炎。女童近期並無外遊,家人暫無出現日本腦炎病徵,現時情況穩定,個案仍在調查中。
近期無外遊 曾到公園玩
衞生防護中心今年接獲首宗日本腦炎個案,亦是三年來首宗呈報個案。就讀於元朗區幼稚園的女童由家人輪流照顧,曾居住元朗朗屏邨及天水圍天澤邨,她於上月二十二日開始出現發燒及嘔吐徵狀,四日後因發燒及神志不清而入住屯門醫院。經測試其血液及腦髓液樣本後,證實對日本腦炎呈陽性反應。
據悉女童曾到公園遊玩,但近期並無外遊,其家人暫無出現日本腦炎病徵,所就讀的幼稚園亦無發現同類個案。衞生防護中心現正監察家人健康狀況,同時已進行家訪及在元朗、天水圍一帶進行問卷調查及血液化驗,惟目前未有化驗結果。
日本腦炎多由三帶喙庫蚊傳播,該蚊在農田、沼澤、溝渠及耕地四周的積水處滋生,通常由叮咬帶病毒的豬隻或野生雀鳥而受感染,傳至人身上。病情輕微者一般只會發燒及頭痛外,嚴重者則出現頭痛、發高燒、頸部僵硬、神志不清、昏迷、震顫、抽搐及癱瘓等症狀。
多由三帶喙庫蚊傳播
香港捉蚊協會發言人石國強表示,今年天氣比往年炎熱,三十三至三十五度的高溫會加速蚊繁殖,以庫蚊為例,每星期可繁殖多達一千隻,而元朗、天水圍、屯門等地區屬黑點。他解釋,由於新界西地區多溝渠、淤水,政府未有疏通,多個渠道工程未完成,渠內積水易滋生蚊患,由是增加市民「中招」機會。根據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的三帶喙庫蚊病媒分布圖,最多成蚊地方包括大澳、馬灣涌、青龍頭、荃灣、尖沙嘴、赤柱和赤蠟角。該署錄得的蚊患指數又顯示,六月平均錄得百分之十二點一,其中天水圍區錄得十點七、元朗區錄得九點三。記者 洪藹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