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2-18 20:23
okoksm
石鼓洲建焚化爐 料多付數億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面對屯門 居民強烈反對興建焚化爐,政府捨難取易,傾向在離島石鼓洲填海16公頃建焚化設施,卻要納稅人多付估計數以億元計的額外工程費,又延遲兩年落成,並要犧牲環境,令江豚失去31公頃重要生境地。
環境局昨拒交代額外工程費金額,且不排除未來要建第二座焚化爐。
須填海 拒交代額外成本
多個環團及立法會 議員都認為政府棄屯門,選石鼓洲是出於「政治決定」,並批評沒交代額外成本是「假諮詢」,亦不滿政府減廢不力,促落實垃圾收費及家居廚餘回收 (見另文——「屯門「落選」鐵路仍研建 樓價受惠」)。
環境局08年公布屯門曾咀和離島石鼓洲二選一建焚化設施,當時估計建築費為40億元。
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耀新估計,08年估算40億元的造價,今日保守估計要達80億元。至於石鼓洲要填海會比屯門選址增加多少工程費,黃稱,由於涉及是否要挖淤泥等很多因素,難以評估,但一定以數億元計增加。
此外,於石鼓洲興建,焚化爐轉廢為能的電力,估計須額外耗費近億元鋪海底電纜輸電到大嶼南,反觀於屯門則可直接搭上電網。
邱騰華 ︰環評結果作4考慮
對於政府是否擔心屯門反對聲音太大而選石鼓洲,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日強調,決定是基於環評結果,作出四大考慮,包括廢物運送到石鼓洲的船程,比到屯門曾咀較短;石鼓洲周圍人口較少;而於石鼓洲設立中心,亦可為周邊的離島區域帶來就業和旅遊的經濟效益(見表)。
邱又強調,政府是通盤去看,在全港的整體分布來說,希望有較均衡的布局。
事實上,昨日公布的環評並無比較曾咀和石鼓洲,哪個選址對環境影響較少,兩者都被視為適合。
負責環評的顧問公司承認,石鼓洲建人工島和防波堤,共要填海16公頃,令江豚損失31公頃的重要生境地,但會劃700公頃海岸公園作補償。至於屯門,因已有電廠等排放源,再建焚化爐,空氣污染累積影響較大。
對於政府是否已排除屯門興建焚化設施,邱騰華未有正面回應,只表示香港是否需要建多一個焚化爐,要看本港減廢進度,及在興建過程有沒有其他意見。
將來選址 不一定局限屯門
政府消息人士補充,當初全港篩選出曾咀和石鼓洲,是基於要興建一座處理量達3,000公噸的焚化爐,若將來再起,所需容量或較小,選址不一定局限於屯門,可有其他地區考慮。
屯門區議員林頌鎧指,政府選址石鼓洲,只令屯門「鬆一口氣」,但仍有隱憂,擔心會於屯門興建一個規模更大的焚化爐。
離島區議員翁志明亦反對選址石鼓洲,漁民擔心填海令捕魚區縮小,加上連帶影響,會影響魚獲;居民亦最擔心焚化爐造成空氣污染,打擊區內旅遊事業,亦會令到長洲 居住的外來人卻步。
擬建綜合廢物管理設施每日可處理3,000噸廢物,石鼓洲預計2018年建成,比屯門的選址遲2年。
設施會採用850度以上高溫處理,確保完全燃燒,不會出現舊式焚化爐排黑煙及釋放二噁英的問題。